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全草类中药——积雪草的中药鉴定要点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的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路旁、田坎、沟边湿润而肥沃的土地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全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泥杂,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扭曲。伞形花序腋生。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辛。归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用治湿热黄疸、痈疮肿毒、跌打损伤、解砒霜中毒及蕈中毒、解暑。
【药理研究】水煎剂具有抗溃疡、抗菌作用;积雪草苷对大鼠、小鼠有镇静、安定作用;醇提取物能松弛大鼠离体回肠。能促进创伤愈合。
【化学成分】主含活性成分三萜皂苷,最主要有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酸、积雪草糖、参枯尼苷碱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