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学职称:内燥与外燥的区别,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希望对大家巩固2020中药学职称知识点有所帮助!
(1)内燥与外燥的区别:
内燥是由脏腑津液亏损所致,多因过食辛辣、房劳过度、热病伤津、发汗、吐利太过等所致。
外燥多为秋季感受秋令燥邪所致,初秋有夏暑的余热,多为感受温热燥邪,发为温燥,属热;深秋有近冬之寒气,多为感受风寒燥邪,发为凉燥,属寒。
(2)内燥有上、中、下之别,累及肺、胃、肾、大肠等脏腑。
上燥:多属肺燥阴伤,症见咽干舌燥,干咳痰黏。
中燥:多属胃燥阴伤,症见呕逆不食,消瘦。
下燥:多属肾燥阴伤,症见消渴或津枯便秘。
推荐阅读:
习题测试!2020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练习题汇总!
【高频考点】基础知识中药方剂学——祛痰剂的考点汇总
速看!初级中药师冲刺备考必备知识点汇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药学职称:内燥与外燥的区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