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的中药鉴定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考到的内容,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来源】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成熟果皮。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为庭园常见的栽培树种。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晾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无臭,味苦涩。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涩。归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涩肠止泻、止血、驱虫。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用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等。
【化学成分】含石榴皮苦素、鞣质、蜡、甘露醇、黏液质、没食子酸、苹果酸、果胶、菊糖、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等。
【使用禁忌】用量不宜过大。痢疾积滞未清者慎服。
推荐阅读:
【高频考点】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考点汇总
2021年中药学职称课程 选你所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石榴皮的中药鉴定”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