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植物药类的采收原则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考到的内容,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或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
2.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采收。
3.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肉桂在春季和秋季各采一次。
4.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
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丁香;在花初开时采收,如洋金花;
6.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
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绵茵陈,秋季—茵陈蒿。
8.藻、菌、地衣类
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推荐阅读:
在职考生时间少、压力大,怎么高效备考2021中药学职称?
2021年中药学职称课程 选你所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种植物药类的采收原则”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