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的中药鉴定是中药学职称考试会考到的内容,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来源】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也有用稻的颖果经发芽而成)。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待须根长至约4毫米时,干燥。
【药材性状】类圆形,直径约2毫米,顶端钝圆,基部略尖。外壳为革质的稃片,淡黄色,具点状皱纹,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长2~5毫米,剥去稃片,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小米)1粒。无臭,味微甘。 出芽率不得少于85%。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用治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等。
【化学成分】主要含酵母菌、淀粉酶、维生素、淀粉、麦芽糖、胆碱、多种氨基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胃下垂者忌用。
推荐阅读:
上班族应该如何备考2021中药学职称考试?
2021年中药学职称课程 选你所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谷芽的中药鉴定”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