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猫须草的中药鉴定如下:

【来源】唇形科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C.Y.Wu.的全草。
【产地分布】生于阳光充足的旷地上或林下、沟边湿润处。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地。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取全草,抖净泥沙,除去根头,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茎枝方柱形,节稍膨大,老茎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断面木质,周围黄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对生于节上,紫褐色或紫红色,被短小柔毛。叶对生,叶片皱缩,黄绿色至暗绿色,两面均被小柔毛,质脆易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尖,基部楔尖,中部以上叶片边缘有锯齿,叶脉明显,呈紫褐色。轮伞花序每轮6花,多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苦。归肾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祛湿、排石利水。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临床应用】用量50~100克,煎服;鲜品用量150~200克。用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成分】含硫酸钙、未知有机酸的钙盐和钾盐、挥发油、皂苷、戊糖、己糖葡萄糖醛酸等。叶含内消旋肌醇。
【使用禁忌】禁忌孕妇及膀胱无力者,小心使用。
推荐阅读:
2021中药学职称复习,要学会分阶段备考!
2021中药学职称考试备考,笔记应该怎么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猫须草的中药鉴定”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