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和加减化裁如下:

【来源】《伤寒论》。
【组成】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
1. 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苔白滑,脉沉微。
2. 太阳病误汗亡阳。症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寒邪深入少阴所致的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又称阳虚寒厥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肾阳衰微,阴寒内盛,不能温煦,则四肢厥冷,其特点为冷过肘膝,按之凉甚,与热厥证之其冷不过肘膝有别;肾阳不足导致卫阳不足,故恶寒蜷卧;阳气虚弱,神失所养,则神疲欲寐,其状似睡非睡,若寐非寐,唤之即醒,表情淡漠;肾阳不能温煦脾阳,升降失常,故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舌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征。
治疗必须急救回阳,方能力挽狂澜,救生命于垂危之中。方中附子生用,大辛大热,走而守,回阳救逆,尤善温肾阳,为回阳祛寒要药,为君药。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祛寒,为臣药。二者一守一走,气味雄厚,使温阳之力更为宏大,故前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附、姜配伍,重在温补肾阳以补先天。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药性,为佐使,既能缓和姜附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无伤阴之弊,又与干姜配伍,重在温补脾阳以补后天。全方药仅三味,而脾肾之阳同健,温补并用,效专力宏,为回阳救逆之峻剂。
【加减化裁】临证时若体壮之人,可用生附子12g;如一服未愈而有气虚表现者,可加人参以补气固脱;汗多面红脉微者,可加龙骨、牡蛎以镇摄固脱。
推荐阅读:
汇总整理!中药学职称专业知识《中药鉴定学》药用部位总结!
2021中药学职称冲刺备考这些要点得做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和加减化裁”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