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中药学职称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更好的复习备考中药学职称考试,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药学职称备考必备考点1-10如下:
考点1.药物的升降浮沉
| 类别 | 四气 | 五味 | 药物质地 | 特殊点 | 治疗病证特点 |
| 升浮 | 温、热 | 辛、甘 | 花、叶、皮、枝等 | 苍耳子 | 在下、在里、病势下陷者 |
| 沉降 | 寒、凉 | 苦、酸、咸 |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 | 旋覆花 | 在上、在表、病势上逆者 |
考点2.药物的配伍禁忌之十九畏
十九畏药组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懢炙煿莫相依。
| 十九畏 | 涉及中药 |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 硫黄反朴硝(芒硝、玄明粉) |
| 水银莫与砒霜见 | 水银反砒霜 |
| 狼毒最怕密陀僧 | 狼毒反密陀僧 |
|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 巴豆反牵牛子(黑丑、白丑) |
| 丁香莫与郁金见 | 丁香反郁金 |
| 牙硝难合荆三棱 | 牙硝反荆三棱 |
| 川乌草乌不顺犀 | 川乌(附子)、草乌反犀角 |
| 人参最怕五灵脂 | 人参反五灵脂 |
|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 官桂反赤石脂 |
考点3.治疗各种头痛病的药物归经
考点4.黄芩、黄连、黄柏的区别
| 药物 | 共同点 | 不同点 |
| 黄芩 | 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同用可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 | 偏泻上焦肺火,并能止血,安胎 |
| 黄连 | 苦寒之性最强,偏泻中焦胃火 |
| 黄柏 | 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 |
考点5.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总结
| 药物名称 | 特殊功效 | 所属药物类别 |
| 火麻仁 | —— | 泻下药之润下药 |
| 郁李仁 | 利水消肿 | 泻下药之润下药 |
| 决明子 | 清肝明目 | 清热药之清热泻火药 |
| 桃仁 | 活血祛瘀,止咳平喘 | 活血祛瘀药 |
| 苦杏仁 | 止咳平喘 | 化痰止咳平喘药之止咳平喘药 |
| 柏子仁 | 养心安神,止汗 | 安神药之养心安神药 |
| 冬葵子 | 利水通淋,下乳 | 利水渗湿药 |
| 紫苏子 |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 化痰止咳平喘药之止咳平喘药 |
考点6.化湿药重点
| 中药 | 功效 | 特殊点 |
| 藿香 | 化湿,止呕,解暑 | —— |
| 佩兰 | 化湿,解暑 | —— |
| 苍术 |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 痹证湿胜者尤宜 |
| 厚朴 |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 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
| 砂仁 |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 “为醒脾调胃要药”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治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
考点7.理气药重点
| 中药 | 功效 | 特殊点 |
| 陈皮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以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 |
| 青皮 |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 —— |
| 木香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 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
| 沉香 |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 —— |
| 川楝子 |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 —— |
| 香附 |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 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
| 大腹皮 | 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 —— |
考点8.温化寒痰药重点
| 中药 | 功效 | 特殊点 |
|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湿痰 |
| 天南星 |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 善祛风痰而止痉厥 |
| 白附子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 尤擅治头面部诸疾,治痰厥头痛、眩晕 |
| 白芥子 |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 |
| 旋覆花 |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 宜包煎 |
| 白前 | 降气化痰 | 尤以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 |
考点9.开窍药重点
| 中药 | 功效 | 特殊点 |
| 麝香 |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 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 |
| 冰片 |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 宜用于热病神昏 |
| 苏合香 | 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 为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之要药 |
| 石菖蒲 | 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 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禁口痢 |
考点10.补阳药重点
| 中药 | 功效 |
| 鹿茸 |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
| 紫河车 | 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
| 淫羊藿 |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
| 巴戟天 |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
| 仙茅 | 温肾壮阳,祛寒除湿,培补肝肾 |
| 杜仲 |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 续断 | 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
| 肉苁蓉、锁阳 |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
| 补骨脂 |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
| 益智仁 |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
| 菟丝子 |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
| 蛤蚧 | 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
推荐阅读:
来学习!重点方剂药物组成比例小结(附习题练习)
2022中药学职称备考想要事半功倍?这样做!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速看!中药学职称备考必备考点1-10!”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药学职称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药学职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