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 | 目的 | 操作方法 (热锅)加辅料 →炒至一定程度 → 加药物 → 拌炒至一定程度 → 出锅 → 筛去辅料 → 晾凉
 | 辅料用量 | 适用药物 | 
| 麸炒 | 1.增强疗效 2.缓和药性
 3.矫臭矫味,清洁药物
 | 锅中火预热至“麸下烟起”时,投药 | 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 苍术、枳壳、僵蚕 | 
| 米炒 | 1.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2.降低药物毒性
 3.矫正不良气味
 | 米拌炒法:锅中火预热至冒烟时投药。 米上炒法:湿米贴锅加热至冒烟,投药
 | 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 党参、斑蝥、红娘子 | 
| 土炒 | 增强补脾止泻的作用 | 灶心土中火炒至灵活状态时,投药 | 每100kg药物,用灶心土25~30kg。 | 山药、白术 | 
| 砂炒 |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制剂 2.降低毒性
 3.便于去毛
 4.矫臭矫味
 | 普通砂炒:普通河砂,武火炒至灵活状态,投药,炒至药材质地酥脆或膨胀鼓起。 油砂拌炒
 | 砂的用量以能掩盖所加药物为度。 | 骨碎补、狗脊、马钱子、鸡内金、鳖甲等 | 
| 蛤粉炒 | 1.使药物质地酥脆 2.降低药物滋腻之性
 3.增强药物清热化痰功效
 | 蛤粉中火炒至滑利状态,投药,烫炒至膨胀鼓起,内部疏松 | 每100kg药物,用蛤粉30~50kg。 | 阿胶、鹿角胶 | 
| 滑石粉炒 | 1.使药物质地酥脆 2.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
 | 滑石粉中火炒至灵活状态,投药,炒至药物质酥或鼓起或颜色加深。 | 每100kg药物,用滑石粉40~50kg。 | 刺猬皮、水蛭、黄狗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