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的考生都在紧张复习中,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相关考点,相信大家都想掌握,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奇经八脉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8.维脉的基本机能:维系联络全身经脉。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 
【进阶攻略】 
重点掌握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以及别称,尤其是冲、任二脉的基本机能。一源三岐包括督脉、任脉、冲脉。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冲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经 
B.总督一身之阳经 
C.调节十二经气血 
D.约束诸条经脉 
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2.与督脉密切相关的脏腑为 
A.脑、脊髓、心 
B.心、脊髓、肾 
C.脑、心、肾 
D.脑、脊髓、肾 
E.脑、脊髓、肝 
3.任脉被称为 
A.阴脉之海 
B.阳脉之海 
C.气海 
D.血海 
E.十二经脉之海 
4.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阳维脉 
E.阴阳跷脉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C.冲脉的基本机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或“五脏六腑之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机能有关。 
2.【答案及解析】D.督脉循行于脊柱后面,入颅络脑,分支属肾,肾能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3.【答案及解析】A.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气海,而足三阴经上接手三阴经;任脉又与阴维脉交会于廉泉、天突,故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对阴经气血起着调节作用。 
4.【答案及解析】E.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的功能,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十二经脉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手太阴经分布在 
A.上肢内侧前缘 
B.上肢外侧前缘 
C.上肢内侧后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外侧后缘 
2.经脉循行于胸腹部的顺序由内向外为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少阴、足太阴、足阳明、足厥阴 
C.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D.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3.内踝上8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阴肾经 
4.根据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阴肾经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2.【答案及解析】A。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3.【答案及解析】B。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答案及解析】D。手阳明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记忆十二经脉的口诀为“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精、气 
【考频指数】★★★★★ 
 
12.脏腑之气含阴气与阳气:阴气凉润、宁静、抑制;阳气温煦、推动、兴奋。 
13.营气与卫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营气与卫气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区别: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白天以卫气为主导,夜间以营气为主导。若营卫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进阶攻略】 
人体之气的分布和功能是历年的高频考点,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明确气的组成、循行和作用。卫气由水谷精微中的慓悍滑利部分化生,营气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化生,常以B型题考查。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肾 
2.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脏腑之气 
3.卫气的生理功能是 
A.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B.贯心脉而行气血 
C.对先天之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 
D.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E.温养全身 
4.人体之精的功能不包括 
A.繁衍生命 
B.营养周身 
C.化生血液 
D.精能化神 
E.护卫肌表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C.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2.【答案及解析】B.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三个方面。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答案及解析】E.卫气的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4.【答案及解析】E.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化气、化神。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脏腑关系中,表现为“燥湿相济”关系的是指 
A.肾与膀胱 
B.心与小肠 
C.肺与大肠 
D.肝与胆 
E.脾与胃 
2.在脏腑关系中,具有“同司疏泄”关系的是 
A.肾与膀胱 
B.心与小肠 
C.肺与大肠 
D.肝与胆 
E.脾与胃 
3.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下窍不利则上窍为之闭塞体现的脏腑关系是 
A.肺与大肠 
B.心与小肠 
C.肝与胆 
D.肾与膀胱 
E.脾与胃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E.燥湿相济体现的是脾与胃的关系,脾为阴脏,主运化水饮,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主通降下行,喜润而恶燥。 
2.【答案及解析】D.同司疏泄体现的是肝与胆的关系,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疏利胆汁于小肠,帮助脾胃消化饮食物。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利于肝气疏泄的正常发挥。 
3.【答案及解析】A.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可见大便干结难下;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大肠传导无力,可见大便困难(即“气虚便秘”);大肠腑气不通,传导不利,则肺气壅塞而不降,出现胸闷、咳喘、呼吸困难等,即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下窍不利则上窍为之闭塞。 
五脏之间关系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进阶攻略】 
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在熟悉五脏生理机能与特性的基础上记忆,该知识点出题范围比较广,考查频率较高,常以A1型题为主。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中医学中,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肺与脾 
B.肺与肾 
C.心与脾 
D.肾与脾 
E.肺与心 
2.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密切联系的是 
A.心与脾 
B.心与肺 
C.心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肺 
3.在中医学中“水火既济”主要涉及的脏腑为 
A.心与肾 
B.心与膀胱 
C.肾与膀胱 
D.心与肺 
E.心与肝 
4.与人体气机升降调整相关的脏腑是 
A.肝与肾的关系 
B.肺与肾的关系 
C.肝与脾的关系 
D.肾与脾的关系 
E.肺与肝的关系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两个方面。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 
2.【答案及解析】A.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联系。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无所主。 
3.【答案及解析】A.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 
4.【答案及解析】E.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气从左升发,肺气由右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脏的生理机能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主疏泄: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涵养肝气; 
(2)调节血量; 
(3)濡养肝及筋目; 
(4)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 
(5)为经血之源; 
(6)防止出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机能:藏精,肾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 
6.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相关推荐:【二试估分】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模拟试卷提前练!

以上为“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倒计时!中医基础理论高频考点第二弹!”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