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治法、选穴”的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
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
本病与先天禀赋、情志所伤、劳逸失度、经孕产乳所伤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肾,与肝、脾、心关系密切。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则使机体阴阳失去平衡而出现诸多证候。
主症 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情绪不稳定。
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小便黄,舌红,苔少,脉数者为肾阴虚;兼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尿意频数,舌淡,苔薄,脉沉细者为肾阳虚;兼头晕目眩,心烦易怒,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经来量多,舌质红,脉弦细而数者为肝阳上亢;兼形体肥胖,胸闷痰多,脘腹胀满,食少,浮肿,便溏,苔腻,脉滑者为痰气郁结。
绝经前后诸证的治法
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绝经前后诸证的处方
主穴 肾俞 肝俞 太溪 气海 三阴交
配穴 肾阴虚配照海、阴谷;肾阳虚配关元、命门;肝阳上亢配风池、太冲;痰气郁结配中脘、丰隆。烦躁失眠配心俞、神门;纳少便溏配中脘、阴陵泉。
方义 气海为任脉穴,可补益精气,调理冲任,益气固本;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肾俞合用,可调补肝肾;太溪滋补肾阴。诸穴合用气血自滋,冲任自调,神安志定。
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操作
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近期热点】
2020年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下载
2020年全国各地区医师资格考试现场审核时间延迟公告汇总
高效定制班,不是冷冰冰的网课,是“面对面”教学
干货!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的180个腧穴的定位主治
以上内容“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绝经前后诸证的辨证要点、治法、选穴”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