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小儿哮喘的病因和辩证论治””,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哮喘的发病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内伏,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哮喘发作的机制,在于外因引动伏痰,痰气相合。发作之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气息不畅,因而产生呼吸喘促,呼气延长,痰随呼吸气息升降,发出哮鸣之声。
诊断要点
多有婴儿期湿疹史、过敏史、家族哮喘史。
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发作之前多有喷嚏、鼻塞、咳嗽等先兆。
常突然发作,发作时咳嗽阵作,喘促,气急,喉间痰鸣,甚至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呼气时明显,呼气延长。若支气管哮喘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啰音。
分证论治
发作期
风寒束肺证
证候:气喘,喉间哮鸣,咳嗽,胸闷,痰稀色白有泡沫,喷嚏鼻塞,流清涕,唇青,形寒肢凉,无汗,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咽不红,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指纹红。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代表方剂: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阻肺证
证候: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外寒内热证
证候:气喘,喉间哮鸣,咳嗽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喷嚏,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面色红赤,夜卧不安,无汗,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紧或滑数,指纹浮红或沉紫。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代表方剂: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证
证候:气喘,喉间哮鸣,持续较久,喘促胸满,动则喘甚,咳嗽,痰稀色白易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滞少华,神疲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沉迟,指纹淡滞。
治法:泻肺平喘,补肾纳气。
代表方剂: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
证候:反复感冒,气短自汗,咳嗽无力,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面白少华或萎黄,纳差,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软,指纹淡。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
(与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难鉴别,注意审题。)
脾肾阳虚证
证候:喘促乏力,动则气喘,气短心悸,咳嗽无力,形体消瘦,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腹胀,纳差,夜尿多,便溏,发育迟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
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证
证候:喘促乏力,动则气喘,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咳嗽无力,盗汗,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面色潮红,午后潮热,口咽干燥,手足心热,便秘,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
代表方剂:麦味地黄丸。

以上内容“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小儿哮喘的病因和辩证论治””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