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缺铁性贫血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缺铁性贫血”,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常见病因

缺铁性贫血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铁缺乏,首先体内贮存铁缺乏,继而发生红细胞内缺铁,最后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常见病因:①摄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儿童及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需要量增加,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②丢失过多: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慢性消化道出血(包括溃疡、肿瘤、痔、钩虫感染等)、血红蛋白尿等;③吸收不良: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二、临床表现

1.贫血的表现 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速率、主要脏器原有功能状况及机体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主要表现:①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主要体征;②各系统的表现,如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后心悸、气短,神经系统的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恶心等。

2.引起缺铁的原发病表现。

3.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组织缺铁表现 ①黏膜损害,如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难等医学|教育网;②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如皮肤干燥、毛发无泽、反甲(匙状指)等;③精神神经系统表现,如行为异常、烦躁、易怒、异食癖等。

三、诊断

1.诊断要点 ①有缺铁的病因和贫血的临床表现;医学|教育网②实验室检查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降低(<500μg/L或<8.95μmol/L)、铁蛋白降低(<12μg/L)和总铁结合力升高(>3600μg/L或>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骨髓有核红细胞体积小,细胞外铁减低和消失,细胞内铁减低。口服铁剂治疗有效也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2.病因诊断 确诊后必须查清引起缺铁的原因及原发病。临床应除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四、鉴别诊断

临床应与其他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铁粒幼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贫血:是红细胞利用铁障碍的贫血,医学|教育网血清铁和铁蛋白均明显增高。

(2)地中海贫血:是属于珠蛋白肽链异常所致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有家族史,医学|教育网血清铁和铁蛋白常正常或增高,血红蛋白电泳异常。

(3)慢性病性贫血:有慢性疾病(慢性感染、炎症、肿瘤)病史,虽然血清铁降低,但铁蛋白增高,不难鉴别。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缺铁性贫血”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