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和络穴都是十二经脉上的重要穴位,它们在针灸治疗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主治功能。
原穴是各经脉之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反映了该经脉的原气。人体共有12个正经,每个正经有一个原穴,加上任、督二脉的原穴,总共14个。原穴主要用于治疗与本经有关的脏腑疾病,尤其是当脏腑功能出现紊乱时使用原穴可以调节和恢复其正常的功能。例如,在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或耳鸣时,可以选择肾经上的原穴——太溪穴。
络穴则是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中每个经脉与它相表里的另一条经脉相联系的穴位,共有15个(包括脾之大络)。络穴的作用在于沟通内外、联络表里两经。使用络穴可以治疗本经和其相表里经的疾病,特别是对于一些病症表现为气血不畅或者经络不通的情况更为适宜。比如,在处理因肝气郁结导致的胸胁胀痛时,可以选择肝经上的络穴——蠡沟穴。
总的来说,原穴偏重于调整脏腑功能,而络穴则更多地用于改善经络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