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显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评估甲状腺疾病的影像学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形态结构以及血流灌注的信息,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1. 诊断功能亢进:通过注射或口服一定量的放射性碘(如I-131),根据其在甲状腺内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是否有功能亢进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放射性碘会被甲状腺均匀吸收;若出现“热结节”现象,则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高功能腺瘤等病变。
2. 判断结节性质:对于甲状腺内发现的单发或多发结节,利用核素显像可以区分其为“冷结节”、“温结节”或“热结节”。其中,“冷结节”通常指无明显放射性碘摄取的区域,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而“热结节”则多见于良性病变如高功能腺瘤。
3. 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病灶:对于已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通过给予大剂量I-131后进行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 WBS),以检测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等残余病灶。
4. 指导放射性碘治疗:在实施放射性碘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前,需要先通过小剂量I-131显像确定靶器官对药物的摄取情况,从而调整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核素显像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影像学检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判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