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治疗哮喘和呕吐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与穴位概念。在中医看来,人体内存在着一条条连接各个器官、组织的路径,这些路径被称为“经络”。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哮喘而言,针灸主要是通过调整肺和脾的功能来实现疗效。根据中医理论,肺主气,司呼吸;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是生化气血的主要场所。当人体的肺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导致气机不畅、痰湿内生等问题,进而引发哮喘症状。针灸可以选取如“足三里”、“太渊”等穴位进行治疗,以达到宣通肺气、化痰止咳的效果。
而对于呕吐,则主要涉及到胃和肝的功能调节。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肝主疏泄”。如果饮食不当或者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或肝脏疏泄失常,就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针灸如“内关”、“中脘”等穴位来调和脾胃、平肝降逆,从而缓解呕吐。
此外,现代研究也发现,针灸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间接影响到哮喘及呕吐等相关症状的改善。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