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感染性疾病?

在中医学里,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辨证施治主要依据四诊合参的原则,即望、闻、问、切,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中医认为感染性疾病多由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侵袭人体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个人体质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及步态等。例如,在感染性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舌苔薄白或微黄,面红目赤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舌质红绛、舌苔黄腻等情况。
2. 闻诊:听声音和嗅气味。如发热患者可有声音嘶哑、咳嗽声重等表现;部分严重感染者可能会散发特殊体味。
3. 问诊:询问患者的主诉及既往病史,了解发病时间、诱因、主要不适感及其变化过程等信息。比如感染性疾病初期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4. 切诊:通过脉象判断病情。如表证可见浮数或滑数之脉;里热炽盛则可能呈现洪大有力之脉象。

根据上述四诊所得资料,中医会将感染性疾病大致分为几个常见类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风寒束表型:采用辛温解表法,如桂枝汤加减。
- 湿热内蕴型:使用清热利湿药物,如三仁汤或龙胆泻肝汤等。
- 热毒炽盛型:给予清热解毒药剂,如银翘散、黄连解毒汤等。
- 阴伤津耗型:需滋阴润燥,可用增液承气汤之类方剂。

同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注意调护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强机体抵抗力。此外,对于一些重症或特殊类型的感染性疾病,中医也会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