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月经不调常用哪些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其病因复杂,多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针灸治疗上,常选取一些具有调理气血、疏肝解郁、温经散寒等作用的穴位来改善症状。常用的穴位有:
1.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处。此穴可以补肾益气,调和冲任。
2.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为肝、脾、肾三条经脉的交会点,能调理三脏之气血,对妇科疾病有良好效果。
3.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中指)、胫骨前嵴一横指处。此穴可以健脾胃,促进消化吸收,间接影响月经周期。
4.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能温补元气,调经止痛。
5. 太溪:位于内踝后方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可滋阴降火,益肾固本。
6.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指关节中点。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因外感引起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疗效。
7.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可活血化瘀,对血滞型月经不调特别有效。
8.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能补肾填精,固本培元。

以上穴位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使用,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饮食调理等综合施治。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