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肝脏功能等因素。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1.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比如单发或者局限性多发病灶且肝功能良好),可以尝试进行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以期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因中晚期肝癌往往伴有门静脉侵犯、远处转移等情况,实际能够接受手术的比例不高。
2.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微波凝固疗法(MCT)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TACE),这些方法可以局部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并可能延长生存期。其中TACE是目前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3. 药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全身化疗。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个体化用药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4. 放射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外照射放疗或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来控制肿瘤进展和减轻疼痛等症状。
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护理措施。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