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主要病因有多种,根据中医学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肝阳上亢: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导致肝阳过旺,上扰清窍,引发眩晕。
2. 气血两虚:长期劳累、饮食不当或大病初愈后,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上荣于脑,从而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3. 痰湿内阻: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湿。痰浊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致头重脚轻、视物旋转等表现。
4. 肾精亏损: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若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均可导致肾精亏虚。肾虚不能滋养脑髓,则会出现眩晕等症状。
5. 血瘀阻络:由于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局部血流不畅,形成血瘀;或者因久病入络,使经脉受阻,亦可引起头晕眼花等症候群。
以上就是中医对眩晕主要病因的认识,实际临床中还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