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由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其中以感受风邪最为常见,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具体来说:
1. 风寒袭表: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风寒之邪容易侵入肌表,导致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身痛等症状。
2. 风热犯肺:若感受的是风热之邪,则表现为发热重于恶寒、咽喉红肿疼痛、咳嗽黄痰等症。
3. 暑湿伤人:夏季多发,暑湿相兼可致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四肢困重等症状。
4. 燥邪伤肺:秋季气候干燥时易发生,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鼻咽干燥不适等。
5. 寒湿内侵:寒冷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寒湿型感冒,患者常感关节酸痛、腹胀腹泻等情况。
此外,中医还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导致感冒的重要内在因素。正气强盛时能抵御外邪入侵;反之,则易被六淫所困。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过程中,增强体质、调养气血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