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疟疾属于“温病”范畴,其发病多因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所致。临床表现以寒战、高热、汗出为特征,且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以及流行病学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诊断要点
- 病史:询问是否有到过疟疾流行区的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
-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其中以间隔24小时(间日疟)、72小时(三日疟)的规律性发作为特点。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涂片可找到疟原虫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2. 鉴别诊断
- 与普通感冒相鉴别:普通感冒一般无周期性的寒热交替表现,且症状较轻。
- 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等相区别:这些疾病虽有高热但缺乏典型的疟疾发作特点,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分。
- 中医辨证方面还需与湿温、暑温等病症区分开来。例如,湿温表现为身重困倦、胸闷纳呆等症状;而暑温则以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为主症。
总之,在诊断疟疾时应全面收集资料,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确诊。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