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诊是医生通过手指敲击体表以评估内脏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在中医和西医中都有广泛应用。在肺区进行叩诊时,正常与异常的表现有明显的区别。
正常的肺区叩诊音应该是清音或者过清音。这是因为健康肺组织含有大量空气,当用手指轻叩胸部或背部时,会产生一种空洞、清晰的声音,这种声音被称为清音。而过清音则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的一种更加响亮的清音。
异常的肺区叩诊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浊音:当肺组织内有液体积聚或实变时(例如肺炎、肺水肿),由于这部分区域空气含量减少,叩击时产生的声音会变得沉闷、不清晰,这种声音被称为浊音。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绝对浊音。
2. 实音:如果整个肺段甚至更大范围被实质化物质替代,则会出现实音,即完全失去正常的清亮特征,类似于叩击肌肉或骨骼所发出的声音。这种情况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肿瘤等病变。
3. 鼓音:当胸腔内存在大量气体时(如气胸),叩诊时可听到类似敲击空桶的声音,称为鼓音。这种声音非常响亮且持续时间较长。
4. 过清音:除了某些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过清音。如果发现异常的过清音,则可能提示存在肺气肿等问题。
总之,通过观察叩诊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部病变以及病变的大致性质和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诊断还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