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触诊是中医临床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脊柱的状态,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脊柱触诊时,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评估脊柱的生理弯曲是否正常。正常的脊柱从侧面看应该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医生通过触摸可以判断这些曲度是否存在异常增大或减小的情况。
其次,检查棘突排列情况。正常情况下,各节段的棘突应呈直线排列,如果发现棘突偏移或者高低不平,则可能提示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等病变的存在。
再次,评估椎旁肌肉紧张程度。通过触摸两侧腰背肌群的状态来判断是否有不对称性增厚或紧绷现象,这往往与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有关,也可能预示着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
此外,还需注意脊柱活动度的检测。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等动作范围是否受限,以及在这些运动过程中有无疼痛感出现。活动障碍和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最后,触诊时还应关注是否有压痛点的存在。对于某些特定部位(例如:棘突间隙、横突尖端)进行轻按或重压,观察患者反应,以帮助定位病变区域,并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在
中医执业医师的临床实践中,脊柱触诊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技能,通过对上述内容细致入微地检查,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