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里,堕胎和小产被统称为“滑胎”或“胎漏”,是指妊娠28周以内因胎儿未成熟而自然流产的情况。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包括肾虚、气血两亏、血瘀、湿热等几个方面。
1. 肾虚: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若肾气不足,则不能固摄胎元,导致滑胎。治疗上应以补肾益气为主,可用右归丸加减。
2. 气血两亏: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孕育胎儿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妇女素体虚弱或产后调理不当造成气血亏损时,则易发生小产。此时需采用八珍汤等方剂来补气养血。
3. 血瘀:由于情志不畅、寒湿凝滞等原因引起宫内血液循环障碍,形成血瘀,影响胎元稳定。治疗时应活血化瘀,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4. 湿热:湿热下注,伤及胞宫,亦能导致流产。对于此类病症,宜清利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在具体应用上述治法时,还需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且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养身体,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过度和接触有害物质,以预防滑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