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理论体系里,流感这类疾病通常被归类于“外感病”范畴。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记载及后世医家的发展完善,中医认为流感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的“六淫邪气”侵袭人体所致。“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热)这六种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因素或过度状态,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可成为致病原因。
对于流感而言,主要与以下几种邪气相关:
1. 风邪:是引起外感疾病的首要因素。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容易携带其他邪气共同入侵人体。因此,在流感初期往往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2. 寒邪:自然界中气温骤降或人体阳气不足时易感受寒邪。寒性凝滞收引,可致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畏冷、肌肉酸痛等表现。
3. 湿邪: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容易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转,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湿邪与热邪结合形成“湿温”,也是流感的一种类型。
4. 热(火)邪:当气候炎热或人体内有蕴热时,则可能感受热邪。热邪性质升散,能迅速耗伤津液,引发高热、口渴喜冷饮等症状。
综上所述,在中医看来,流感多由风、寒、湿、热等邪气单独或者混合侵袭引起,具体表现形式则因个体差异和外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治疗时需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