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是十二正经之一,其起点位于足大趾外侧端的“大敦”穴。从这里开始,足厥阴肝经向上沿着脚背内侧,经过内踝前一寸处的“行间”穴和“太冲”穴,然后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膝内侧,与足太阴脾经交叉后,继续上行至股部内侧,通过髋关节区域,进入腹部。在腹部,它沿着胃下方两旁的路线向上行走,穿过膈肌,分布于肝和胆,并联络肺脏。
进一步,在胸腔内部,足厥阴肝经沿乳下第四肋间隙前行,到达胸部正中线旁开四寸处,与任脉相交于“期门”穴。之后,该经脉上行至喉咙,环绕口唇,最后终止于目内眦(眼的内角),并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的主要穴位包括但不限于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章门、期门等。这些穴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与肝脏功能失调相关的多种疾病,如情绪抑郁、头痛、视力模糊、月经不调等问题。
综上所述,足厥阴肝经起于脚趾,主要经过小腿内侧、大腿内侧、腹部及胸部等多个部位,并且与人体多个重要器官相连,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治疗相关病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