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哪些脏腑功能相关?

十二经筋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与十二正经相配属,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体表和四肢,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尽管十二经筋并不直接对应于现代解剖学上的脏腑器官,但根据中医理论,它们的功能活动与相关脏腑的功能状态紧密相连,反映了“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观点。
1. 手太阴肺经的经筋:主要分布于上肢前侧,其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有关。当肺功能正常时,能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手太阴经筋所过之处的功能活动。
2. 足阳明胃经的经筋:分布在下肢外侧及腹部,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足阳明经筋的状态能够反映并调节脾胃的功能。
3. 手少阴心经的经筋:主要位于上肢内侧,和心脏血液循环有密切联系。心主血脉,通过调节手少阴经筋可以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4. 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筋:分布于背部及下肢后侧,与肾脏的功能有关联。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足太阳经筋的状态能够体现并影响肾气盛衰。

其他如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等经的经筋也各自与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相联系。例如,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其经筋分布在下肢内侧;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其经筋则位于头颈及侧面。

综上所述,十二经筋虽然主要参与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调控,但它们的功能活动与相应脏腑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调整某一特定经筋的状态来达到调和相关脏腑功能的目的。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