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是指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非外感因素所引起的发热症状,其主要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气虚发热。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特别是脾肺之气虚弱,卫阳不固,则易出现低热或间歇性发热的症状。如《景岳全书》中指出:“凡内伤发热者,多由元气亏损所致。”
二是血虚发热。若长期失血、耗损血液或者脾胃功能减退导致生化乏源,使营阴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则可产生虚热现象。
三是阴虚火旺。肾藏精而主水,为人体之根本;肝藏血而主疏泄,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若肾阴亏损或肝郁化火伤及肾阴,则易导致相火妄动,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
四是湿阻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若因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等原因造成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郁而化热,从而引起发热。
五是肝气郁结。情志不遂可致肝气郁滞,久则化火,上扰心神或下劫肾阴,亦可引发低热、烦躁等症。
六是瘀血阻络。若体内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则可产生局部发热感或者全身性低烧。
综上所述,内伤发热的病机复杂多样,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临床上需根据具体病因及患者体质综合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