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诊断慢阻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1. 症状:患者通常有长期吸烟史或长期暴露于其他有害气体或颗粒物中。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喘息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2. 体征:体检时可发现桶状胸、呼吸音减弱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绀(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杵状指/趾等症状。
3. 肺功能检查:这是确诊慢阻肺的关键依据。通过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来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如果该比例低于0.7,则提示存在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同时还需要测定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4.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或CT扫描可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并观察到肺过度充气、膈肌位置下降等改变,但这些并不是特异性诊断指标。
5. 血气分析: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动脉血气检测以评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情况。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上述各方面信息综合判断是否为慢阻肺,并对病情做出准确分级。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此病,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