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热论》篇,对于伤寒病初起的症状有详细的描述。《热论》认为,伤寒是由于外感寒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初起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热:这是伤寒病最明显的初期症状之一,《热论》指出,“凡人之受气于祖者,若中风、伤寒,则先发热”。这里的“发热”指的是体温升高,但不同于一般的感冒发烧,它往往伴随着其他症状。
2. 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还有恶寒感,即患者会感到异常寒冷,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难以缓解。《热论》中提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寒者,下先受之”,这里强调了不同性质外邪侵袭人体时的表现特点。
3. 头痛:由于寒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患者常感到头部胀痛或隐痛,尤其是在前额和太阳穴处更为明显。
4. 无汗:伤寒初期,因寒邪闭塞腠理(皮肤毛孔),导致津液不能外泄而成无汗状态。《热论》认为这是判断是否为“真中”(即真正的感受寒邪)的重要依据之一。
5. 身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由于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所致。
6. 疲乏无力:患者可能会感到精神萎靡、体力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以上就是《热论》中关于伤寒病初起的主要症状描述。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