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里,针对癣病的治疗,除了内服药物之外,外用药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癣病多因风、湿、热、虫等邪气侵袭皮肤所致,因此,治疗时往往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燥湿敛疮功效的中药作为外用药。
1. 百部:百部味苦、甘,性微温,入肺经。有较好的杀虫止痒作用,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如体癣、股癣等。可以将百部煎汤后洗患处或制成膏剂涂抹。
2. 地肤子: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肝肾二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效,对皮肤瘙痒有良好疗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癣症。通常将其煎水洗浴或者研末调膏敷用。
3. 蛇床子:蛇床子味辛温,功能温肾壮阳、散寒除湿、杀虫止痒。对于因风寒湿邪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瘙痒及真菌感染性疾病如足癣等有显著效果。可将蛇床子煎汤熏洗或制成油膏外敷。
4. 苦参:苦参味极苦,性寒,能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止痒。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尤其是伴有剧烈瘙痒症状者。一般用其水煎液清洗患处或将粉末与凡士林等基质混合成软膏局部涂擦。
5. 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湿热蕴结肌肤所导致的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有较好疗效。可将黄柏研末与适量凡士林调匀制成膏剂外用。
以上这些药物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必要时需咨询专业医师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