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治疗癣病时,中医常用的外用药物有哪些?

在中医学里,针对癣病的治疗,除了内服药物之外,外用药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癣病多因风、湿、热、虫等邪气侵袭皮肤所致,因此,治疗时往往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燥湿敛疮功效的中药作为外用药。
1. 百部:百部味苦、甘,性微温,入肺经。有较好的杀虫止痒作用,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如体癣、股癣等。可以将百部煎汤后洗患处或制成膏剂涂抹。
2. 地肤子: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肝肾二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效,对皮肤瘙痒有良好疗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癣症。通常将其煎水洗浴或者研末调膏敷用。
3. 蛇床子:蛇床子味辛温,功能温肾壮阳、散寒除湿、杀虫止痒。对于因风寒湿邪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瘙痒及真菌感染性疾病如足癣等有显著效果。可将蛇床子煎汤熏洗或制成油膏外敷。
4. 苦参:苦参味极苦,性寒,能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止痒。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尤其是伴有剧烈瘙痒症状者。一般用其水煎液清洗患处或将粉末与凡士林等基质混合成软膏局部涂擦。
5. 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湿热蕴结肌肤所导致的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有较好疗效。可将黄柏研末与适量凡士林调匀制成膏剂外用。

以上这些药物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必要时需咨询专业医师指导用药。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