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中医学上属于“肺积”、“息贲”等范畴。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
1. 症状:早期肺癌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持续性咳嗽、血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若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远处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吞咽困难(食管受压)等。
2. 体征:医生在体检时可能会发现患者有局限性哮鸣音、呼吸音减弱、杵状指等体征。但这些体征并不特异,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3. 检查:
-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是初步筛查手段;CT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肺部肿块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 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中脱落的癌细胞,有助于诊断某些类型的肺癌。
-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病变情况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 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外周型肺癌患者,在超声或CT引导下获取肿瘤组织标本。
- 血液检测:虽然血液中某些标志物(如CEA、NSE等)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恶性肿瘤,但其特异性不高,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确诊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种辅助检查结果。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