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哪些穴位治疗内脏疾病?

在中医学里,通过针灸或按摩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器官和系统,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与内脏相关的穴位及其主要功能:
1. 足三里(ST36):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此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之一,如胃痛、腹胀、呕吐等。
2. 中脘(CV12):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的位置。用于缓解胃脘冷痛、食积不化等症状。
3. 肝俞(BL18):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适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如胁痛、黄疸等。
4. 心俞(BL15):在后正中线旁开1.5寸,相当于第5胸椎棘突水平的位置。可以用来调理心脏功能,改善心悸、失眠等问题。
5. 肾俞(BL23):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6. 大肠俞(BL25):在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适用于治疗大肠疾病如便秘等。
7. 脾俞(BL20):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对于脾虚导致的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8. 三阴交(SP6):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对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也能够调节生殖系统功能。

以上只是部分用于治疗内脏疾病的穴位介绍,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同时,建议在接受针灸或按摩疗法时,最好由具有专业资格的中医师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