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复习开始,如果可以把握住考试命脉,抓准考点复习,考试分数将会有所上升。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传统师承人员出师考核考点:伤寒论—桂枝汤”内容,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配伍意义:
本方证是因表虚,腠理不固,外感风寒,营卫失和所致。治当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祛邪扶正兼顾为宜。故方中以辛甘温之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祛在表之风邪。以酸收之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1:1),寓意有三:
一为针对营卫失调病机,体现营卫同治,祛邪扶正,邪正兼顾之意;
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相助则汗出有源,芍药得桂枝相助则滋而能化;
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桂枝与芍药配伍是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本结构。佐以辛温之生姜,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佐以甘平之大枣,既能益气补中,又可滋脾生津。生姜、大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药后配合“啜热稀粥”,是借水谷之气以充养胃气,资生汗源,不但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
全方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祛邪扶正,阴阳并调。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3)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
上文分享的“传统师承人员出师考核考点:伤寒论—桂枝汤”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