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中医妇科学产后病考点

关于“中医医术专长中医妇科学考点: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 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辨证论治

1.感染邪毒证

主要证候: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若持续高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紫暗,苔黄而燥,脉现数者,此乃热毒与瘀血互结胞中。治宜清热逐瘀,排脓通腑。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草、红藤、益母草。如有盆腔脓肿,则要切开引流;胎盘残留宫腔者,在抗炎下清宫。

2.外感证

主要证候: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方药: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若外感风热,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

若邪入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加味。

若产时正值炎热酷暑季节,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舌红少津,脉虚数,为外感暑热,气津两伤。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

3.血瘀证

主要证候: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方药: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4.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自汗,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编辑推荐:

【大纲】2020中医助理新大纲变动汇总(笔试+技能)

【测试】2020中医助理入学测试|专业师资直播解析试卷

【通知】全国2020年医师资格现场审核延期通知汇总

以上为“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中医妇科学产后病考点”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专长-超值精品班

2022年新课

18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