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2020考点:鼓胀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1.辨证要点
鼓胀临证首辨虚实,其次辨明气血水三者轻重,再辨寒热偏盛。
鼓胀虚证病程往往较长,鼓胀反复形成,伴见面色枯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肢体消瘦、畏寒、便溏、舌淡、脉或虚或细等虚证表现;实正病程较短,腹膨急起,纳佳,身体尚壮实,可伴见大便艰、舌红或紫暗、苔腻、脉弦滑等实证表现。
虽鼓胀为气血水互结,但临证仍有气血水三者之孰轻孰重之别。气滞为主者,腹胀叩之如鼓,亦可水气参半,叩之鼓浊兼见;水湿偏重者,腹膨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甚则脐突皮光;血瘀甚者,腹胀坚满,日久不消,两胁刺痛,脉络怒张,或面、颈、胸、臂红丝缕缕,赤掌,舌质紫暗,脉细涩。
鼓胀初期,实证有寒湿与湿热之分。寒证者腹胀尿少,面色㿠白或萎黄,畏寒,便溏,舌淡胖,苔白,脉缓。热证者腹胀坚满,且黄如橘,口干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
2.治疗原则
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由于本病总属本虚标实错杂,故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鼓胀的病因病机和诊断依据—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2020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胃痛的理法方药
上文内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2020考点:鼓胀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