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5-04-13 16:41 来源:医学教育网
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当选为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等8位医疗、法律、保险等领域的专家当选为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杉作为发起者之一,始终致力于建立医疗行业职业风险监控、评价、预警、改善、提高的系统化医疗风险信息平台,从健全体制改善运行机制入手,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机制性风险医学|教育网整理。人民医院推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程,发挥药事管理、病案管理、输血、检验、影像等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对本专业领域的风险进行分析,做好规避措施,提高医疗风险管理水平。“文明服务缺陷管理体系”的建设更是实现“监督-管理-持续改进”一体化,在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医院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2008年人民医院将企业的科学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医院管理,全面实施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以下简称HRP),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对于低值耗材、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全流程可溯式的管理,对于药品流转进行全程记录,同时医院在国内率先全面开展BI(业务智能分析)建设,建立起国内医疗行业第一家全院多系统级别的商业智能系统,实现辅助决策的功能,对医院感染控制和药品使用进行预警等,实现公立医院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从经验性管理到专业化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随意性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变革。同时医院整理修订的《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对276种知情同意书逐一进行了规范,强调了每一种诊疗的特殊性,对于该诊疗涉及的疾病发病机理、预后、诊疗原则、诊疗目的、诊疗后可能出现的利弊和风险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将集医疗风险管理、医师执业权益保护、医疗风险转移和医疗风险监控与一体,推动和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多功能的、系统化运行的医患纠纷综合管理体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