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食物

水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人的生命而言,断水比断食的威胁更大 。
断食而只饮水可生存
数周, 一般断水
5~10天即可危及生命。

水在体内的分布:水是人体中
含量最多的成分 。因年龄性别和体形胖瘦而存在明显
个体差 。
新生儿 | 约占体重的80 % |
婴幼儿 | 约占体重的70 % |
10~16岁以后 | 成人水平 |
男子 | 60% |
女子 | 50%~55% |
40岁以后 | 逐渐减少 |
60男子 | 51.5 % |
女子 | 45.5% |
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相差较大,以
血液最多,
脂肪组织中较少,女体内脂肪较多,故水含量不如男性高。
血液 | 83 | 脑 | 74.8 |
肾 | 82.7 | 肠 | 74.5 |
心 | 79.2 | 皮肤 | 72 |
肺 | 79 | 肝 | 68.3 |
脾 | 75.8 | 骨骼 | 22 |
肌肉 | 75.6 | 脂肪组织 | 10 |
一、生理功能 1.构成细胞和体液的
重要组成成分 成人体内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
60%,血液内含水量占
80%以上,水广泛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外,
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2.
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 水的
溶解力很强,并有较大的电解力,可使水溶物质以溶解状态和 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
水具有较大的
流动性,在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协助加速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3.
调节人体体温 1g水升高或降低1°C要约
4.2J的能量,大量的水可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体温不至显著升高。在37℃体温的条件下
,蒸发1g水可带走2.4kJ的能量。因此在高温下,体热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4.
润滑作用
在关节、胸腔、腹腔和胃肠道等部位,都存在一定量的水分, 对器官、关节、肌肉、组织能起到缓冲、润滑、保护的作用。

二、水的缺乏 水摄入不足或水丢失过多,可起体内失水亦称
脱水。根据水与电解质丧失比例的不同,分为
3种类型。

| 高渗 | 低渗 | 等渗 |
丢失成分 | 水>Na+ | Na+>水 | 两者等比例丧失 |
血清钠 | >150 | <135 | 135-150 |
表现 | 口渴为主 | 神智差,不口渴 | 两者兼有 |
治疗 | 补水为主 | 补充生理盐水,3%氯化钠溶液 | 平衡盐溶液 |
三、水的需要量 水的需要量主要受
代谢情况、年龄、体力活动、温度、膳食等因素的影响,故水的需要量
变化很大(每天人体要流失2-3升的水)。

四、人体水平衡及其调节 1
.水的平衡来源 | 摄入量mL | 排出器官 | 排出量mL |
水 | 1200 | 肾 | 1500 |
食物 | 1000 | 皮肤 | 500 |
内生水(蛋白质、脂肪、碳水代谢) | 300 | 肺 | 350 |
| | 大肠 | 150 |
合计 | 2500 | 合计 | 2500 |
2.
水平衡的调节 体内水的正常平衡受神经系统的口渴中枢、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肾脏和钠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