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保健常识 > 正文

婴幼儿口腔常见病的预防

  1.乳牙萌出的时间和特点:

  上颌ⅠⅡⅢⅣⅤ时间10.8月12.5月17.6月19.7月27.1月;下颌ⅠⅡⅢⅣⅤ时间8.6月13.5月17.6月20.2月10.8月乳牙萌出的特点:(1)左右两侧同名牙是成对萌出的(2)女性萌牙早于男性(3)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牙

  2.妊娠期母亲身体状态对口腔的影响:

  妊娠期母亲营养障碍,吸收过量放射线照射及服用药物,导致牙齿萌出后错颌畸形和牙齿钙化不良,导致形态和色泽的缺陷。例如:唇裂、腭裂;乳牙胚发育不良,恒牙胚发育萌出异常。

  3.婴幼儿不良习惯对牙齿萌出的影响:

  (1)吮指习惯:吮指是婴幼儿最初学会神经反射的一种行为,儿童在2岁或3岁前,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行为。这种习惯通常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在这之前强制中止是很难的事。在这之后继续存在,则属于不良习惯,可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吮指习惯的产生与儿童口腔生理功能的改变;牙齿的替换及某些欲望得不到满足等有关,也有的与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及某些疾病有关。例如:儿童在饥饿,烦躁、疲劳或替牙时均可发生。婴幼儿吮指习惯可导致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并伴有单侧后牙反牙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舌习惯:儿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弄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吐舌或舔牙习惯,由吮指及口呼吸等习惯造成开牙合之后,极易继发舌习惯。患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病症的儿童,为了使呼吸道畅通,常将舌向前伸,借以促进舌的功能活动,从而引发伸舌习惯。舌习惯是一组症侯群;患儿有伸舌习惯时,使恒牙不能萌至牙合平面而形成局部开牙合。患儿有伸舌习惯时,经常将舌尖伸在上下前牙之间。

  有时舌向前伸,舌尖置于上下前牙之间,并使下颌向上前移位造成前牙、开牙合畸形及下颌前突畸形。

  替牙期时患儿常用舌舔下前牙的舌面或松动的乳牙,形成舔牙习惯,增大舌肌对下前牙的作用力,促进下前牙唇向倾斜,出现牙间隙甚至出现反牙合。如果舌同时舔上下前牙则形成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3)唇习惯多发生在6一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之后或模仿别人,出现咬唇动作,女孩较多见,唇习惯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吮指习惯,多数情况是咬下唇,也有咬上唇现象,鉴于咬上下唇对牙齿的压力不同,造成错颌畸形也有异。

  ①咬下唇习惯:下唇处于上前牙舌侧和下前牙唇侧,从而增加了对上前牙舌侧的压力及对下前牙唇侧的压力使上前牙向后侧出现牙间隙,阻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发育,并压下前牙向舌侧倾斜移位呈拥挤状态,在上下前牙之间形成深覆盖。深覆盖颜面表现为开唇露齿,上唇短而厚,上前牙前突和下颌收缩等症状。

  ②咬上唇习惯:形成的错颌畸形机理与咬下唇者的压力相反,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颌等畸形。

  ③覆盖下唇:由于口腔不良习惯或其他原因,造成前牙深覆盖,则下唇自然处于上下前牙之间,而被前牙所覆盖,这种不正常现象称为覆盖下唇或称为继发性下唇卷缩,下唇的压力可加重上前牙唇侧移位,并加重下颌远中错颌畸形的发展。

  ④偏侧咀嚼习惯:多发生在乳牙后期,偏侧咀嚼可见于一侧有磨牙深龋或有乳磨牙早失或有错颌存在,从而影响了该侧牙列的正常咀嚼,儿童愿意用健侧咀嚼食物,形成偏侧咀嚼习惯。下前牙中线变向咀嚼侧偏移,颜面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健侧牙须发育较充分,废用侧咀嚼功能低下,牙须发育较差,且缺乏自治作用,使牙垢,牙石堆积易发生龋病和牙周病。

  ⑤咬物习惯:多见铅笔和啃指甲,咬手指和手帕及橡皮奶头,等咬物固定在牙弓的一部位,常形成局部小开牙合畸形。

  ⑥睡眠习惯:儿童睡眠时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有时用手托一侧腮部读书或思考问题,都可以妨碍牙颜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面部对称性。

  4.龋病:

  婴幼儿的牙龋病自萌出后不久就可以患因病,乳牙自1岁左右患龋,5—7岁达到高峰,9岁以后随着乳牙的替换,龋菌,患龋率也逐渐降低。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即致踊的细菌斑,及作用牙面的时间,适宜的食物,和易感的牙面,四个主要方面。龋病的预防可因良好的刷牙习惯,吃完食物后立即洗漱,使龋病得到彻底的控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