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健康管理师 > 辅导资料 > 正文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五章重点整理(五)

近年来健康管理行业成为朝阳行业,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这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报考健康管理师成为热潮也是必然结果,早考早拿证是不错的选择哦~下面小编接着为大家分享文章:【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五章重点整理(五),一起来看看吧!

流行病学常用指标(三)

四、死亡指标

1.死亡率

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常以年为单位时间。

1

死亡率用以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它既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2.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

2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因此,用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应注意不同医院入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

病死率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是衡量疾病预后的指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死亡率计算时分母为平均人口数,包括了所研究疾病的患者和非患者,而病死率的计算只与所研究疾病的患者有关。

3.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

4

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时间。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1年、3年、5年、10年,即计算1年、3年、5年或10年的生存率。

为了更充好地利用随访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近年来生存率分析较多地应用于多种疾病队列研究中对结局的衡量。

4.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或率比(rate ratio)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0)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3

RR的意义:说明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相对危险度(RR)无单位,比值范围在0至∞之间。

RR =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RR<1,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

RR>1,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比值越大,联系越强。

5.比值比(odds ratio,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与RR相同,OR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OR值接近甚至等于RR值:①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②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特别推荐】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五章重点整理(四)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五章重点整理(三)

【基础知识】健康管理师第五章重点整理(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健康管理师

优质辅导

30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