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重要考点内容,各位考生都掌握的如何?为了帮助大家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如下:

1、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血栓形成(90%)。(心衰最常见原因:冠心病、心梗)

‚心肌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ƒ好发时间:●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早晨6~12时、用力大便。

病理生理:

⑴发病机制: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

⑵冠状动脉闭塞20~30分钟→心肌少数坏死;闭塞1~2小时→绝大部分心肌坏死、肉芽组织形成;大块心肌坏死累及全层者→Q波出现;并发症→心脏破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室壁瘤;1~2周后开始吸收,逐渐纤维化,6~8周形成瘢痕发展为陈旧性心梗。急性心肌梗死后30d内发生心绞痛称为梗死后心绞痛。

2、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好发部位:●左前降支

其供应血压范围: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考点)

(2)疼痛: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无明显诱因,常发生在安静时;

ƒ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缓解。

④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全身症状。

注:只要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的心绞痛就是心梗。

(3)心律失常:

①●快速心律失常多由于左冠脉心肌梗死(室早、室颤);

●缓慢心律失常多由于右冠脉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

②心梗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早(室早二联率);

心梗最容易引起死亡原因是室颤。

③●前壁心梗→快速心律失常;

●下壁心梗→缓慢心律失常(容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4)低血压和休克:属于●心源性休克(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提示心肌广泛坏死(达40%以上),最主要原因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补液治疗后,血压仍偏低的原因是急性右室梗死(下壁和右胸导联梗死征)

(5)心力衰竭:●心梗是左心衰最常见的病因,体征:双肺满布干湿啰音。

(二)体征:(1)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发病后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

(2)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刺音。

21年内科主治医师新课上线

(三)心电图:●诊断首选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1、ST段抬高型(3大特点):

①T波倒置(缺血性改变)②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损伤性改变) ③出现病理性Q波(坏死性改变)

2、非 ST段抬高型(2大特点):无血栓形成,不用溶栓,以介入治疗为主

①始终无Q波;②ST段压低,但不会下降(弓背向下的是急性心包炎);

(2)动态性改变:有血栓形成,需溶栓、介入或搭桥

记忆歌诀:早期无异出T波;(起病数小时内无异常或出现高大不对称的T波)

ST段弓背高;(数小时后出现)

T波连接成单线;(ST段抬高与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

病Q、R减为急变(病理性Q波、R波减低,是急性期改变)

T波倒置好几周;

对称尖锐冠状波。(冠状T波)

★知识点:

①ST段抬高见于急性心梗、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早期复极综合征。

②病理性Q波见于急性心梗;感染;脑血管意外;顺钟向转位、左室肥大、左束支阻滞的V1、V2导联;右室肥大、心肌病的某些导联。可见异常Q波并不是急性心梗特有。

③心电图区别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最有意义的是病理Q波。

④阵发性发作的心悸,不宜作常规心电图,应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检测。

⑤ST段抬高性心梗发病原因:大块心肌梗死、累及心室肌大部分者或室壁全层;

非ST段抬高性心梗发病原因:心内膜下心梗、或冠状动脉闭塞不完全、或再通的小灶性坏死。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 这份计划表请查收!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