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

关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重要考点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如下:

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一)发病机制

由于冠脉内不稳定 的粥样斑块继发的病理改变所致,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破裂或斑块糜烂 等不稳定的斑块基础上,有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冠脉痉挛收缩及微血管栓塞 导致的心肌供氧的减少和缺血加重。

(二)临床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可表现为静息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和劳力恶化型心绞痛 。

胸痛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具有以下特点之一:

1.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 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发因素变化,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

2.1个月之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

3.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属此列。

变异型心绞痛特点:

(1)发病机制--冠脉痉挛;

(2)状态:静息发生,持续时间长;

(3)心电图:ST段抬高;

(4)硝酸甘油:效果差;

(5)治疗用钙离子拮抗剂。

推荐阅读:

必测!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四大科目习题测试汇总!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前冲刺 这份计划表请查收!

2020内科主治医师4大科目免费课程【附讲义及资料】

以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考试经验、政策动态尽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