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 辅导精华 > 正文

常见抗风湿药及应用原则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考试大纲> 考试政策解读

常见抗风湿药及应用原则都有哪些?为了帮助各位内科主治医师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有镇痛、解热、抗炎作用,对肌肉、关节、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疼痛和肿胀有一定缓解作用,常用的对症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等。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严重的出现胃黏膜溃疡、出血、穿孔等。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肾、肝受损及皮疹等。

(二)糖皮质激素(GC)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是某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等的首选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时应掌握适应证及各个病所需的药物剂量与用法,以发挥其最大疗效,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反应。

(三)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本类药物起效较慢,又名慢作用药物,在治疗时必须及早应用这类药物。

各个风湿病所选用DMARDs不相同,具有对不同免疫成分的抑制作用,又名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除一般共有的胃肠道反应外,各有其突出的严重不良反应。

常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如下:

1.甲氨蝶呤(MTX):本药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制,同时具抗炎作用。每周剂量为7.5~20mg,口服为主,亦可静脉注射或肌注。

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停药后大多数能恢复,是目前治疗RA的首选DMARDs。

2.柳氮磺吡啶:剂量每日2g,分2~3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对磺胺过敏者禁用。

3.来氟米特:主要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制。

4.羟氯喹和氯喹:不良反应较少,长期服用可出现视物盲点,眼底有“牛眼”样改变。每6~12个月宜做眼底检测,少数患者服用氯喹后出现心肌损害。

5.金制剂:每日剂量6mg,分两次口服,3个月后起效,不良反应少,适于早期或轻型患者。

6.青霉胺: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疹、口异味、肝肾损害等。

7.雷公藤总甙:有抑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不良反应主要是对性腺的毒性,出现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8.硫唑嘌呤:抑制细胞的合成和功能。口服剂量为每日100mg,病情稳定后可改为每日50mg维持。服药期间需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9.环孢素:每日剂量为3~5mg/kg,分1~2次口服。其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服药期间宜严密监测。

10.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每次剂量10~16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内,静脉缓慢滴注,时间要超过1小时。CTX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血白细胞减少等,应定期作检查。当血白细胞<3×109/L时,暂停使用。

11.吗替麦考酚酯:其活性代谢物为霉酚酸酯。剂量为0.75~1.0g,每日2次口服。本药可与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对白细胞、肝肾功能影响很小。

(四)生物制剂:包括针对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疗,如TNF-a抑制剂、IL-1受体拮抗剂等。副作用:皮疹、恶心、腹泻和感染(如结核复发)。

(五)辅助性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血浆免疫吸附等有一定疗效,作为上述治疗的辅助治疗。

推荐阅读:

掌握!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高频考点】汇总!

四个科目考查的“分界线”在弱化,2021如何高效备考?

以上“常见抗风湿药及应用原则”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