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物 > 正文

神经毒素历史

神经毒素是从民用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发展而来,1935年德国学者成功地研制出速效有机磷农药杀虫剂──塔崩。由于意外事故,研究者中毒而出现一系列胆功能衰竭,这才意识到塔崩对人体有巨大的毒性;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塔崩很快被用于军事战争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原本为农药杀虫剂在战争中使用后的便成为军用毒剂。

由于塔崩在军事上特殊用途,研究人员开始深入地研究塔崩的结构。在塔崩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相继合成了一系列神经性毒剂,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VX)。这类毒剂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及眼等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