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鹿茸使用方法

中药药方

治精血耗竭,面色暗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鹿茸(酒浸)、当归(酒浸)等分。为细未,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报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黑丸)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好鹿茸五钱,多用一两(去皮,切片),干山药一两(为末)。上以生薄绢裹,用酒浸七日后,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普济方》鹿茸酒)

食疗价值

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其雄鹿头上未骨化而密生茸毛的幼角。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青海等地。夏、秋锯取,经加工后干燥。用时燎去毛,刮净。切薄片或研末用。

[性能]味甘、咸,性温。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崩止带。

[参考]含雄性激素、卵泡激素、胶质、蛋白质、磷酸钙、碳酸钙、铁、锌、铜、铬、锰等

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和食欲,改善蛋白质和能量代谢;能增加红细胞、血色素、网织红细胞;能提高子宫的张力,并增强其节律性收缩;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率和每分输出量;能促进溃疡和骨折的愈合;有抗衰老作用;可增强肾脏利尿机能。

[用途]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亏,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冷,神疲体倦;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或小儿发育不良,囟门不合,行迟齿迟;虚寒性崩漏,带下;溃疡久不愈合。

[用法]一日2~3g,可分2~3次用。研末,浸酒等。

[附方]

鹿茸酒:鹿茸10g,山药30g。以白酒500g浸渍。每次饮1~2小杯。

源于《普济方》。本方以鹿茸补肾壮阳,山药补肾固精。用于肾阳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腰膝酸软。

本方以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鸡蛋补血。用于体弱阳虚,精血不足,阳痿,夜尿多,手足欠温,或血压偏低。

食用方法

鹿茸淮山竹丝鸡汤

配方:鹿茸4克,淮山药40克,竹丝鸡120克。 制作:鹿茸、淮山药洗净;竹丝鸡肉去皮,洗净切块,放人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水。把用料放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慢火炖2~3小时,汤成趁热服适用此汤功能温壮肾阳、收敛止带鹿茸为峻补肾阳之要药,补肾阳、益精血,常用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酸肢冷、带下过多、宫冷不孕、小便清长

老人肾虚腰痛:鹿茸,炙酥,研末,酒调,每服3克。亦可用鹿茸1克(冲服),杜仲12克,核桃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低血压:鹿茸精,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和缓有力,血压上升,心音增强。但不要用于急性循环障碍,因其疗效多在6~7日后才能出现。

鹿茸的副作用

鹿茸的副作用机制

所含激素类物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胃肠道反应。

一般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还可引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治疗与解救】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

(2)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鹿茸血

鹿茸血: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采茸时取其血要,风干后呈紫棕色片状。鹿茸血的主要成份中富含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