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本科,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发现二百多种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和BUSH法。分子生物学法将酶分为四类。A类酶包括多种质粒编码的青霉素酶,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分子量为29kDa。B类酶为金属酶,由染色体或质粒编码,酶活性需锌离子参与,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C类酶的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分子量为39kDa,其产生与诱导剂有关。C类酶主要指染色体编码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D类酶又称为OXA型(水解苯唑西林)β-内酰胺酶。另一种分类方法为BUSH分类法,依底物及抑制剂谱不同,也将酶分为4类。第一类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由染色体介导。第二类为青霉素酶和超广谱酶。第三类为金属酶。第四类为其它不能被克拉维酸完全抑制的青霉素酶。
β-内酰胺酶是抗生素的一种。在食品中作为解抗剂。但是“生鲜牛乳抗生素分解剂”的主要成分β-内酰胺酶是中国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