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药物毒理学 > 正文

吃药后发烧不要慌

吃药后发烧不要慌 有可能是药物热

最近不少人感冒,小刘也“中招”了。由于平时身体不错,他感冒时很少吃药。但这次他发烧到38.5℃了,还头疼,就吃了芬必得,症状得到迅速缓解。然而一周后,他又发烧了,不过这次他没有头痛,胃口、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其实,小刘很可能是出现了药物热。

药物热是种不良反应

由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的发热称为药源性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经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多为持续高热,常达39℃,甚至40℃以上。发热虽高,精神状态、食欲等却尚好;用退烧药效果不好。

药物热还会有过敏症状

药物热除发热表现外,还可能有其他过敏症状。判断药物热可考虑以下几项依据:原本不发热的病,用药后出现发热;原先是发热的疾病,用药后该病的其他症状都消失,唯独发热症状依然顽固地存在或加剧;用药后除发热外,有时还伴有皮疹、黄疸、胃肠道症状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发热会在1—2日内消退。

多半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热

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组织胺药(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磺胺类药等都能引起药物热。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本身也可能引起发热,在服用后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不能以感冒发烧处理,更不可随意用药。最好每日测3次体温,同时注意有无其他过敏症状,如典型的皮疹、哮喘等。

发生药物热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发生药物热时,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多于两天内恢复。如果能够确定引起发热的药物,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换药。如果药物热伴有其他损害,应酌情使用抗过敏药、激素类药和维生素C,便于尽快康复。如果高烧持续不退且同时出现严重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