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其他 > 正文

颌骨骨髓炎-口腔外科

  病理

  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血源性颌骨骨髓炎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小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约占全部颌骨骨髓炎的90%.我国由于医药条件的改善,发病率已大为下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多见,这与下颌骨皮层骨骨质致密、周围有肥厚肌肉及致密筋膜附着,髓腔脓液积聚不易穿破引流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分为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先累及髓腔,再向外扩展,累及密质骨骨膜,多在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基础上发生,多发生于下颌。急性期可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便秘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病员自觉病变区疼痛剧烈,并放散到头面部。患处牙龈红肿、压痛,病源牙及邻近牙出现松动,并有脓液溢出。随炎症发展,可波及相邻的组织间隙,如上颌者至眶下、眶周及颊部,下颌者至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等。发生于下颌骨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常出现下唇麻木。上颌骨中央性骨髓炎罕见,很少形成广泛的骨质破坏。当炎症波及整个上颌骨体时,常伴有化脓性上颌窦炎,鼻腔与口腔龈袋可有脓液溢出。颌骨骨髓炎常在发病2周后转入慢性期,体温渐至正常,疼痛减轻、消失。医学|教育网|整理。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数瘘孔,长期排脓,有时可排出小死骨片。瘘孔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当有大块死骨或多数死骨形成时,下颌骨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牙合错乱与面部畸形。从口腔粘膜瘘孔排出的脓液,不断进入消化道,可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骨髓炎慢性期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迁延很久而不愈,y致使机体出现慢性消耗与中毒症状。

  边缘性骨髓炎多发生在下颌骨,多由于下颌智齿冠周炎波及咬肌间隙而继发。急性期的临床特点与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感染的表现相似,局部红肿热痛,张口困难,可伴全身发热。炎症初期如得到正确而积极的治疗,能使间隙感染与急性边缘性骨髓炎同时治愈。当炎症转入慢性期,腮腺咬肌区皮肤可呈弥漫性肿胀,微压痛,局部组织坚硬,无波动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全身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可延续较长而不缓解,或缓解后再反复急性发作。

  诊断检查

  1、详询发病经过及治疗情况,注意与牙齿的关系,查明病原牙。

  2、有无积脓波动感,可疑时可作穿刺证实。

  3、脓液作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度测定。

  4、有无瘘管,用探针等器械探查有无死骨及死骨分离。

  5、X线摄片,慢性期查明骨质破坏情况,有无死骨形成或在低毒性感染时见骨皮质增生型。

  治疗方案

  1、急性期

  ①给予抗菌药物;

  ②注意营养;

  ③剧烈疼痛者,应给镇痛剂;

  ④保持口腔清洁;

  ⑤如有骨膜下积脓应及时切开引流;

  ⑥拔除病原牙(婴幼儿骨髓炎急性期,更应注意早期口腔内引流)。

  2、慢性期

  ①引流口必须通畅,引流条不可填塞过紧,必要时应扩大引流口。

  ②急性发作时应给予抗菌药物。

  ③死骨分离后,须及时取出死骨。骨皮质增生型骨髓炎可彻底刮除增生的骨质。

  治疗方法

  及时治疗冠周炎、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对预防发生颌骨骨髓炎有积极意义。如已形成骨髓炎,在急性期应予彻底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急性颌骨骨髓炎的全身治疗与颌周蜂窝织炎相同,主要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控制感染(灭滴灵、螺旋霉素)。局部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切开引流,拔除病源牙。

  慢性颌骨骨髓炎时应努力改善病员机体状况,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拔除病源牙,彻底清除病灶、刮治或摘除死骨。

  保健

  1、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放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

  3、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在放射治疗中应加强对非放射野组织的防护,减少放射性对组织尤其是牙、颔的损伤。

  4、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在放射治疗后,注意口腔清洁,定期检查,及时充填龋齿,尽量避免在放射治疗后3年内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颔骨骨髓炎。如必须拔除患牙的,则应尽力减少手术损伤,使用适量的抗菌素,控制继发感染。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