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槟榔又称紫槟榔、马金南,为白花菜科植物马槟榔的种子。每年冬季采摘成熟果实,击破硬壳,取出种子,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治疗伤寒热病之口渴、暑热口渴、食滞胀满、麻疹、喉痛以及肿毒等症。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山柑的干燥种子冒充马槟榔,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马槟榔 外形呈肾形或圆形而扁,一端常呈鸟喙状,外表较粗糙,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种子中央有一半环状痕迹,一端与种脐相遇,种脐明显,种脊通常不明显,种皮坚硬,内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纵纹理,并有薄膜紧贴于种皮上。胚为白色至微黄色,部分有紫晕。子叶弯生成卷旋状;闻之气微,口尝先略苦而后甜。
伪品山柑的种子 外观呈团类球形,由7~20粒组成,不易分离。种子扁卵圆形,背面光滑隆起。种子结合面呈三面形,外表面淡褐黄色至褐黄色,背面的两侧隐约可见弧状或半圆状环纹,种皮较薄,内表面颜色较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紧贴种皮的薄膜,亦无正品的上述特征;口尝具辛辣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槟榔的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霍乱弧菌等均有抗菌作用,而伪品山柑的种子虽与马槟榔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马槟榔使用。